“我的书单”我推荐——张朝峰
2020-03-18 11:16  

推荐人:智能制造工程学院1801班张朝峰

1、《景恒街》

作者简介:

笛安,笛安,1983年8月2日出生于山西太原,当代作家,曾任《文艺风赏》杂志主编。2003年,首篇小说《姐姐的丛林》发表于《收获》。2005年,笛安因长篇处女作《告别天堂》而崭露头角。2008年,小说《圆寂》获《小说选刊》首届双年奖。2010年,获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2018年,凭借小说《景恒街》获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内容简介:

创业者关景恒在已经相互暗生情愫的朱灵境帮助下,拿到了风投公司“MJ资本”的天使投资,又为了能够做大创业项目——粉丝互动社交平台“粉叠”,用算计的手段将自己朋友、为“粉叠”提供原始资本的潘垣逐出公司,并将公司里的异己韦明江远派上海。在野心的驱使下,关景恒用大量资金培植了能够在粉丝中搅动风浪的领袖“蓝粉蝶”,希望用他们的力量重新在粉丝经济中瓜分资源进而获利。关景恒的疯狂最终让资本方放弃了对他的信任,拿掉他对“粉叠”的实权。随着“粉叠”从巅峰走向岌岌可危,关景恒对爱情的态度让朱灵境彻底灰心。故事结尾,关景恒被赶出了公司董事会,与朱灵境的婚姻也名存实亡。

推荐理由:

从翻开《景恒街》的那一刻起,我的潜意识一直在书中寻找它得奖的原因,不是为了挑刺,而是抱有期待。这本书,比《告别天堂》更加频繁地提及真实的地名与事件,用更长的篇幅描述时代背景粉丝经济的兴起、2014年左右全国的创业热潮,也更加依托于现实背景来构建故事。但是,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承认的那样,她只想写一篇爱情故事。于是这本书没能成为一部即时反映时代风貌的现实主义作品,而是一本夹着许多新闻事件摘要的商战言情小说。我有非常强烈的预感:《景恒街》会被改编成电视剧。当然了,我推荐这本书的理由主要还是,我是笛安的粉丝。但是,不单单是这一个理由。这本书也充分体现了当代职场的种种利益关系,以及职场爱情故事。我觉得很适合当代年轻人去阅读这本书。

2、《总要习惯一个人》

作者简介:

蕊希,畅销书作家,知名自媒体人,90后CEO,超人气情感治愈公众号“蕊希”创始人兼主播,每晚用声音陪伴千万个孤独的心灵。曾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现是努力创业、渴望周游世界的梦想家。 你总要历经艰辛,习惯一个人。我会一直陪着你,无论多久我都愿意。已出版作品:《愿你迷路到我身旁》

内容简介:

治愈千万人的电台主持人×作家蕊希诚意新作。

19篇成长故事,25岁也有悲喜交织的人生。这一年做过的抗争,经历的幸福,这一年发生的变化和行走过的地方,蕊希用全部的真心与赤诚将这本书完成。

蕊希在序言中写道:

“我知道,我们一定有着不同的关于这个世界的想法,

我也知道,我们一定都各自怀揣着对于旧时与来日的心愿。

但我依旧满心欢喜地邀请你来我的故事里做客,

看看我心爱的人和事,看看他们平凡却又了不起的人生。”

希望岁月赐予你我如同往昔不变的明日,哪怕历经沧桑,也依然保持可爱与纯良。

愿你善待自己年轻的皮囊,也愿你拥有不会陈旧的有趣的灵魂。

愿你活在当下,即使深陷泥沼,也能活完一生的天真与骄傲。

愿,年岁渐长,但你仍如今日般无惧岁月风霜。

本书写给每一个爱过哭过失去过,

但依然在用力成长的你。

推荐理由:

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是鸡汤类、倡导女性独立之类的书。当时为什么要买这本书,我已经记不得了买来后大概看了几页就没再看了,差不多搁置了半年左右。

今天,我整理了一下买来后没有读完的书,想选一本继续读下去,在10本书里,我选择了这一本,因为这本书名很符合此时此刻的我。从头再读,我发现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字字入心。

原来,虽然是同一本书,但在不同的环境与心境下,读出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把书的封面拍下来发给了朋友,并付了文字,说:我在看这本书,真的很喜欢,符合我现在的口味。朋友调侃说:鸡汤文啊?你可别习惯了孤独,就辜负了青春。我说:不是鸡汤、讲述的是作者近两年发生的事情,关于爱情和事业还有生活。大部分人都有前任,或许你已经忘怀了,或许你还在念念不忘...

人生就是这样,没那么多的两情相悦,也没有那么多的久别重逢。多的是爱而不得和再也无法从来来过。原来,人和人之间,不是珍惜了就会长久。我们在彼此人生中的分量会越来越轻,我们会和后来的人有新的故事,然后渐渐忘记了我们之间发生或的那些。他潇洒闯荡,退场得漂亮。我会陪你一起老去,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这句我很喜欢)如何知晓自己遇见了对的人?也许就是看彼此是否变得越来越好吧。蕊希分享了她和她现任的故事,好多细节和我所向往的不谋而合,这就是我推荐这本书的理由。

3、《查令十字街84号》

作者简介:

海莲·汉芙,1916年4月15日出生在费城。绝大部分的岁月都在曼哈顿度过,一生潦倒。海莲·汉芙生前从事最多的工作乃是为剧团修审剧本;并曾为若干电视剧集撰写剧本。主要的著作有:日记体的纽约市导游册《我眼中的苹果》、自传《Q的遗产》、《纽约来鸿》、《布鲁姆斯伯里的女伯爵》以及一系列以少年为对象的美国历史读物。1997年4月9日因肺炎病逝于纽约市。

内容简介:

书本由作者海莲和弗兰克,以及其家人、书店员工的通信集组成。海莲是个穷困潦倒的美国女作家,但嗜书如命。因为不堪忍受纽约昂贵、庸俗的新版本书,按照报纸广告推荐,写信到大洋彼岸的马克恩与科恩书店,希望购买绝版旧书,很快获得回音:对方找到了她想要的书,还很细心地随信附上了英版和美版发票,并把找零附上。这一切开始于1949年10月。

海莲爱书,弗兰克是个严肃古板但很专业的书商,她要的各类离奇古怪的绝版旧书他都能找到,而且细心地为她留意不同版本。信任和欣赏很快建立。于是,海莲开始给书店的人邮寄整箱的鸡蛋和大块大块的火腿。那时候,英国处于重建时期,物资匮乏。海莲的善举获得了书店人和书店经理一家人的尊重。他们给她送了漂亮的手工桌布,那是弗兰克的邻居的作品。而书信往来也开始从海莲和弗兰克之间扩大到海莲和书店员工以及弗兰克一家人之间。通信频率不一致,有时候一个月好几封,有时候一年几封。对话内容从最初的找书扩展到相互发牢骚扯家常。书店后来甚至为海莲预先邮寄她想要但是暂时无力支付的书本。

推荐理由:

《查令十字街84号》温暖美好的小书,汇集了1949年至1969年20年间往复于穷困潦倒的美国女作家海莲.汉芙与Marks&Co书店主管弗兰克.德尔的书信。收到好书时的喜悦和兴奋,收到不满意图书的怒火和责难海莲都不加掩饰的通过书信传递给弗兰克,弗兰克理解并感激海莲,50年代的英国物资匮乏,海莲并不富裕,却不时给弗兰克及书店的其余员工寄补给品,她的善良和率真开始并持续了这段友谊,不仅是和弗兰克的,也是和书店其余员工的,不仅弗兰克写信给她,书店的其他人也写信给她,语言平实,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海莲.汉芙在弗兰克死后整理出版了他们之间的往来信函,纪念她这位素未谋面的朋友,纪念他们之间这段持续20年的深情厚谊,纪念她和这家书店的过往时光。海莲终于还是去了伦敦,距离她第一次给这里写信已经过了20年。相知相惜却未能相见,20年飞越千山万水的书信,里间没有一个“爱”字,他们之间,如果是爱情,那一定也是爱情的另一个译本。

查令十字街84号早以成为了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或许这本书就根本不需要一个推荐的理由,因为懂的人自然懂。


关闭窗口